本文作者:访客

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明确,两部门联合指引未来发展方向

访客 2025-09-24 11:02:17 531 抢沙发
两部委明确了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旨在推动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该路径着重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环保治理、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以提升工业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举措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大方向入手,明确7个方面、19个发展导向,为工业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质的有效提升提供行动指南。

业内专家分析,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工业园区做强特色产业、优化空间治理、培优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绿色安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载体支撑。

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我国工业园区已形成规模效应,但随着内部改革深化与外部环境变化,发展瓶颈逐步显现。

一方面,部分园区存在主导产业模糊、同质化竞争突出问题,有的园区同时布局十余个产业,资源分散导致样样有却样样不精;另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足、数字化转型滞后、绿色低碳设施缺位等问题,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要求存在差距。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上述挑战以及锚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亟需通过制定《指引》,切实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指引》的核心亮点在于将高质量发展具象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方向,其中多项举措直指园区发展关键环节。

在产业培育上,《指引》明确园区需聚焦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从源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强调产业链式集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运行监测分析部副主任王莉表示,这体现了国家在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将产业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各园区应依据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空间治理方面,工业上楼土地集约利用等举措为园区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新思路。以上海、深圳等地试点经验为例,工业上楼通过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将容积率从1.0提升至3.0以上,单位土地产值大幅增长,这一模式将在全国园区逐步推广,助力破解土地资源紧约束难题。

围绕创新与绿色方面,《指引》也提出了系统性部署。创新层面,要求园区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健全人才引育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共享;绿色层面,明确加快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为园区迈向零碳提供支撑。

业内专家认为,零碳园区的跨界创新不仅是企业间融合,更包括产业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耦合。目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云南宜良产业园区等已率先探索零碳转型,通过产业与能源系统深度耦合,实现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此外,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开展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加强跨园区联动互助,深化国际产业和科技合作,也是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保障《指引》顺利推行,工信部、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两部门将加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推广典型案例、制定标准规范。同时,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储备,强化工业园区发展支持、健全管理机制、做好运行监测。在促合作方面,上述两部门将推动工业园区项目合作、平台搭建、行业组织建设等。

业内专家表示,《指引》的出台将为我国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工业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jinzicha.net/post/2278.html发布于 2025-09-24 11:02:1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