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漆工地下室作业中毒身亡,体内检测出甲苯、乙苯等多种有害物质
油漆工在地下室工作时因吸入有毒物质导致中毒,经过四天的抢救仍然不幸离世,经过检测,其体内含有甲苯、乙苯等有毒成分,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在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中要佩戴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此次事件也呼吁相关部门和企业应更加重视工人的劳动保护,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10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陕西一名男子小卫(化名)的遭遇令人痛心。他在西咸新区某小区地下室进行地坪漆涂刷作业时不幸晕倒,约20个小时后才被发现并紧急送医。尽管医院全力抢救了四天,小卫最终仍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小卫的《诊断证明书》揭示:初步诊断为刺激性气体中毒(地坪漆所致),并由此引发了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种严重的全身凝血功能障碍)、中毒性脑病、急性肾衰竭、肝功能异常、混合性休克、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横纹肌溶解症等一系列致命并发症。
悲剧发生后,家属将小卫的血液、尿液样本以及施工现场的多瓶油漆送往专业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虽未检出常见毒物,但在送检的油漆液体中明确检测到了甲苯、乙苯、二甲苯、二乙苯等有害化学物质。
据了解,这些苯系化合物在常温下极易挥发,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也可经皮肤接触或消化道吸收,对人体造成严重毒害。
专家指出,苯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们挥发迅速,常隐匿于日常生活环境中,广泛存在于装修使用的油漆、涂料、胶粘剂,新家具释放的气体,以及汽车尾气、箱包制品中,是众多工业产品和日用品中不易察觉的有害成分。
防范此类中毒事件需多管齐下:源头控制是关键,应优先选用水性漆、环保胶粘剂等无苯或低挥发性产品;对于新装修场所,必须保证充分通风数月以上方可入住,期间可配合使用空气净化器。
个人防护同样重要,接触油漆、化学品时务必佩戴专业防毒口罩(如符合标准的防有机气体口罩),并坚决戒烟、避免二手烟。职业安全不容忽视,相关从业人员必须严格使用单位提供的合格防护装备,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乏力或异常出血倾向,应立即就医排查,警惕中毒可能。小卫的悲剧再次敲响了职业安全与化学品防护的警钟。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jinzicha.net/post/3816.html发布于 2025-10-10 15:34:1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