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酒协报告,固废利用率高,治理机制待完善

访客 2025-10-17 11:00:09 1710 抢沙发
最新中酒协报告显示,行业整体固废利用率高达99.63%,显示出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治理机制仍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可持续发展,报告强调了固废处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继续推进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提高行业整体环保水平,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10月16日下午,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活动之一,2025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启动仪式暨2025中国酒业ESG论坛在武汉举行,该活动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承办、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协办。在活动现场,中国酒业协会、华润啤酒、新浪财经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酒业ESG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下同

公开信息显示,当前A股酒类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已达80%以上,远超A股的平均水平,习酒等多家非上市酒企也已发布2024年ESG报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中国酒业正从产品输出、文化输出,大步迈向责任输出、价值输出的新阶段。

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ESG理念的深入和ESG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酒企ESG发展同样面临着挑战。

行业整体固废利用率达99.63%,但治理机制仍存在短板

《报告》发布了中国酒业ESG初步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整体披露情况来看,44家A+H股上市酒企2024年ESG报告披露率达到84.16%,显著领先于食品饮料行业及A股整体披露水平。2024年,中国酒业ESG发展总指数为64.68。细分指数方面,社会维度(71.49)表现突出,环境维度(64.98)次之,治理维度(57.11)仍为短板。

社会分指数为三大维度中最高,显示酒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其中,产品质量、员工权益表现领先,供应链管理和社会影响指标表现相对较弱,在供应商ESG管理、乡村振兴与公益捐赠等方面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仍有提升空间。

环境分指数的5个积极指标中,环境管理、资源消耗、污染防治、气候变化、生态保护表现参差不齐,分别为64.98、66.29、74.46、59.33、53.43。该分指数的表现主要得益于污染防治指标的贡献,酒业整体在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管理等末端治理方面投入较大,制度较完善,行业整体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平均可达99.63%。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议题则表现欠佳,对环境管理、资源消耗议题的管理尚有提升空间。

酒业治理分指数为57.11,明显低于环境与社会两大分指数,表明公司治理仍为酒业ESG建设的短板,治理机制二级指标得分仅为51.93,酒业整体在合规管理(43.43)等治理机制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ESG发展区域存在差异:西部领先,中部优势突出

《报告》还提及了中国酒业地区间ESG的发展差异。

从区域酒业ESG发展水平看,据测算,各区域ESG发展呈现“西部领先、中部优势突出、华北东北与东南沿海各存短板”的格局。

西部地区ESG指数以0.7273位居首位,中部地区以0.7127紧随其后,华北及东北和东南沿海分别为0.6407和0.6311,整体呈现由西向北、内陆向沿海梯度递减。

环境分指数方面,西部地区得分最高(0.7037);社会分指数方面,各区域整体表现较好,中部地区大幅领先(0.7977),华北及东北尚存提升空间(0.6814)。

治理分指数方面,西部地区(0.7150)全面领先,华北及东北、东南沿海地区存在明显短板。证券违规、审计意见非标为行业治理薄弱环节,拖累整体指数表现。

具体来看,西部地区ESG综合表现领先,环境治理表现突出;中部地区社会指数表现卓越,能源管理相对薄弱;华北及东北三大指数(环境、社会、治理)均表现疲软,科技创新活力较强;东南沿海社会维度稳健,治理短板拖累整体表现。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从该指数中发现,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行业整体,治理维度都是中国酒业ESG的明显短板。

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责任云评价院院长张蒽在主旨演讲中也探讨了当前酒业ESG的挑战,其中便提到“做实‘好管理’”。她建议酒企应聚焦组织保障、战略规划、制度机制、能力建设四大核心发力,建立健全ESG管理体系,及时响应外部政策变动,合理优化发展与运营方向。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jinzicha.net/post/4492.html发布于 2025-10-17 11:00:0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1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