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科飞测:国产化破局可期,市场空间大

访客 2025-09-01 15:15:36 7157 抢沙发

1、中国飞测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背景:公司2014年成立,由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背景团队创立,成立约十年。成立后重点研发晶圆检测设备,从无图形晶圆检测设备起步,逐步推出图形晶圆检测设备,初期多用于后道领域,后向前道领域突破。目前产品布局较全面,产品系列分八大类,覆盖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70%-80%,掩膜板检测、X光检测等小众领域未完全覆盖。
·股权结构分析: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最大单一股东为国投基金,有国资背景。实际控制人为陈鲁与哈成书夫妇,通过苏州易留明间接持股11.75%,并分别直接持股1.08%和5.21%,合计控制22.91%股权。第二大股东为公务机构,直接持股超5%。
·产品线覆盖情况:公司产品集中于半导体领域,覆盖图形与无图形检测设备,产品分八大系列,涵盖明场图形、暗场图形、无图形等主流检测类型,国内产品线覆盖水平领先。
2、中国飞测财务表现分析
·营收增长情况:公司2022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达64.6%,处于0到1的起步阶段,基数小、增长快。2024年营收13.8亿,2025年上半年营收7亿,同比增50%。
·产品结构占比:公司产品主要分检测设备、量测设备及服务类业务。2025年上半年,检测设备占收入比重60%,量测设备占35%,其余为服务类业务。
·费用率与研发投入:公司除研发费用率较高外,其他费用率随收入扩张下行。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5亿,同比增37.8%,占营收41%。
·毛利率水平:2025年上半年,检测设备毛利率62.2%,量测设备毛利率41%。因量检测设备技术壁垒高,海外KLA占全球60%份额,国内设备定价参考海外,溢价能力强,毛利率高。
3、半导体量检测行业背景
·行业分类解析:半导体量检测行业分为检测设备与量测设备两类。检测设备用于监测晶圆瑕疵,如灰尘、划痕、线路连接错误等;量测设备侧重度量关键尺寸,如晶圆布线线距、线宽及镀膜厚度。检测设备占全球市场约68%,量测设备占约31%。
·市场规模与地位:全球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增长,2023年为128亿美元,2024年达143亿美元。其在前道设备中占比从2023年的约12%提升至2024年的近15%,是仅次于光刻、刻蚀、薄膜的第四大设备赛道,市场空间较大。
4、国内市场空间与国产化现状
·国内市场规模测算: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可通过两种方法测算。第一种基于全球市场占比:全球市场规模约150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占40%的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比重,据此测算国内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第二种参照海外龙头KLA的情况:KLA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约57%,其2024财年面向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约42亿美元,通过42亿美元除以57%推算,国内市场规模约为74亿美元(约520亿人民币)。较大的市场规模结合高利润率(毛利率60%、净利率30%以上),对应国内市场利润空间可达约155亿人民币。
·国产化率现状:国内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率处于较低水平,仅高于光刻设备。以2024年确认收入口径来看,国产化率约为4%。当前市场主要包括飞测、金测、瑞利等,多数公司收入仅千万级,合计收入体量不足10亿。与国内数百亿的市场规模相比,国产化比例极低,未来替代空间巨大。
·竞争格局展望:参考海外龙头KLA的发展历程,其自1992年起通过一系列并购整合,形成了覆盖全制程检测领域的全面布局(如名厂39系列、29系列等产品)。国内市场未来可能诞生1 2家具备全品类布局的公司,因检测设备需保证前后检测一致性,产线若使用多家公司设备会增加问题排查难度。预计国内市场最终可能形成寡头格局,一家公司份额显著领先(如七三开)。
5、行业技术特点与投资价值
·技术特点解析:光学检测与电子束检测是主要检测技术。光学检测利用光反射/衍射识别晶圆问题,分明场和暗场:明场接收反射光成像,如“打开房间所有灯”,可呈现全貌;暗场接收衍射/散射光成像,如“昏暗房间打手电筒”,能突出异常点。其图像模糊但速度快,市场占比81%,涵盖明场、暗场及AOI技术。电子束检测通过电子反射获取信息,因电子波长极短,图像精度高,但速度慢,难在产线批量应用,仅用于关键层。二者合计占市场95%以上,X光量测等属小众市场。
·国产化紧迫性:2025年,美系公司科磊在中国大陆收入面临较大压力,其服务可能被美国限制。国内先进制程晶圆厂采取“囤海外设备”与“紧急验证国产设备”策略,因检测设备对晶圆生产至关重要,若科磊等海外设备服务被切断,必须依赖国内公司突破。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紧迫性高于光刻机。
·投资回报分析:量检测赛道值得关注。2024年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率(收入确认角度)约4%,国内市场规模达数百亿,但国内相关公司收入体量小(多数仅数千万,总规模不足10亿),处于起步阶段,国产化空间大。国内公司进步快,部分一两年内实现产品突破及验收。市场市值空间约5000多亿,占10%份额即可获数百亿市值回报。结合当前半导体设备行情向好,量检测赛道订单与市场空间表现突出。


1、中国飞测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背景:公司2014年成立,由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背景团队创立,成立约十年。成立后重点研发晶圆检测设备,从无图形晶圆检测设备起步,逐步推出图形晶圆检测设备,初期多用于后道领域,后向前道领域突破。目前产品布局较全面,产品系列分八大类,覆盖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70%-80%,掩膜板检测、X光检测等小众领域未完全覆盖。
·股权结构分析: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最大单一股东为国投基金,有国资背景。实际控制人为陈鲁与哈成书夫妇,通过苏州易留明间接持股11.75%,并分别直接持股1.08%和5.21%,合计控制22.91%股权。第二大股东为公务机构,直接持股超5%。
·产品线覆盖情况:公司产品集中于半导体领域,覆盖图形与无图形检测设备,产品分八大系列,涵盖明场图形、暗场图形、无图形等主流检测类型,国内产品线覆盖水平领先。
2、中国飞测财务表现分析
·营收增长情况:公司2022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达64.6%,处于0到1的起步阶段,基数小、增长快。2024年营收13.8亿,2025年上半年营收7亿,同比增50%。
·产品结构占比:公司产品主要分检测设备、量测设备及服务类业务。2025年上半年,检测设备占收入比重60%,量测设备占35%,其余为服务类业务。
·费用率与研发投入:公司除研发费用率较高外,其他费用率随收入扩张下行。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5亿,同比增37.8%,占营收41%。
·毛利率水平:2025年上半年,检测设备毛利率62.2%,量测设备毛利率41%。因量检测设备技术壁垒高,海外KLA占全球60%份额,国内设备定价参考海外,溢价能力强,毛利率高。
3、半导体量检测行业背景
·行业分类解析:半导体量检测行业分为检测设备与量测设备两类。检测设备用于监测晶圆瑕疵,如灰尘、划痕、线路连接错误等;量测设备侧重度量关键尺寸,如晶圆布线线距、线宽及镀膜厚度。检测设备占全球市场约68%,量测设备占约31%。
·市场规模与地位:全球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增长,2023年为128亿美元,2024年达143亿美元。其在前道设备中占比从2023年的约12%提升至2024年的近15%,是仅次于光刻、刻蚀、薄膜的第四大设备赛道,市场空间较大。
4、国内市场空间与国产化现状
·国内市场规模测算: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可通过两种方法测算。第一种基于全球市场占比:全球市场规模约150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占40%的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比重,据此测算国内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第二种参照海外龙头KLA的情况:KLA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约57%,其2024财年面向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约42亿美元,通过42亿美元除以57%推算,国内市场规模约为74亿美元(约520亿人民币)。较大的市场规模结合高利润率(毛利率60%、净利率30%以上),对应国内市场利润空间可达约155亿人民币。
·国产化率现状:国内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率处于较低水平,仅高于光刻设备。以2024年确认收入口径来看,国产化率约为4%。当前市场主要包括飞测、金测、瑞利等,多数公司收入仅千万级,合计收入体量不足10亿。与国内数百亿的市场规模相比,国产化比例极低,未来替代空间巨大。
·竞争格局展望:参考海外龙头KLA的发展历程,其自1992年起通过一系列并购整合,形成了覆盖全制程检测领域的全面布局(如名厂39系列、29系列等产品)。国内市场未来可能诞生1 2家具备全品类布局的公司,因检测设备需保证前后检测一致性,产线若使用多家公司设备会增加问题排查难度。预计国内市场最终可能形成寡头格局,一家公司份额显著领先(如七三开)。
5、行业技术特点与投资价值
·技术特点解析:光学检测与电子束检测是主要检测技术。光学检测利用光反射/衍射识别晶圆问题,分明场和暗场:明场接收反射光成像,如“打开房间所有灯”,可呈现全貌;暗场接收衍射/散射光成像,如“昏暗房间打手电筒”,能突出异常点。其图像模糊但速度快,市场占比81%,涵盖明场、暗场及AOI技术。电子束检测通过电子反射获取信息,因电子波长极短,图像精度高,但速度慢,难在产线批量应用,仅用于关键层。二者合计占市场95%以上,X光量测等属小众市场。
·国产化紧迫性:2025年,美系公司科磊在中国大陆收入面临较大压力,其服务可能被美国限制。国内先进制程晶圆厂采取“囤海外设备”与“紧急验证国产设备”策略,因检测设备对晶圆生产至关重要,若科磊等海外设备服务被切断,必须依赖国内公司突破。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紧迫性高于光刻机。
·投资回报分析:量检测赛道值得关注。2024年量检测设备国产化率(收入确认角度)约4%,国内市场规模达数百亿,但国内相关公司收入体量小(多数仅数千万,总规模不足10亿),处于起步阶段,国产化空间大。国内公司进步快,部分一两年内实现产品突破及验收。市场市值空间约5000多亿,占10%份额即可获数百亿市值回报。结合当前半导体设备行情向好,量检测赛道订单与市场空间表现突出。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hujinzicha.net/post/9.html发布于 2025-09-01 15:15:3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北方经济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15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